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解读_大学本科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报考专家建议

专业简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由原热能与动力工程(火电厂集控运行)改造而来,旨在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发展要求。该专业将能源与环境紧密结合,学生主要学习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该专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技术。

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热科学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将掌握能源利用、环境规划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能源环境规划利用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学科相关

该专业对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科目要求较高,适合对能源与环境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学生需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以及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主干课程包括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传热学等。

就业情况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市(53%)、华东地区(23%)和北京市(3%)。行业去向包括机械重工(26%)、房地产(11%)、采掘冶炼(8%)等。应届生平均薪资约为5500元,毕业两年后为8300元,毕业五年后可达11000元。就业岗位多样,包括销售人员、电子/电器/仪器仪表、质量安全等。

报考专家建议

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并对能源与环境问题有浓厚的兴趣。由于该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学生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此外,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是成功的关键。